合肥日报:环湖“三圩”镶翠钻
发布日期:2014-07-07 作者/编辑: 浏览次数:3220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圩都市农业公园
初夏的清晨,行走在大圩镇许贵村,不经意间总会产生错觉,以为走进了晋代文人陶渊明的梦中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夕阳映照下,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像一幅泼墨山水画。
乡间田野中,一排排葡萄架,放眼望去,看不到边。藤蔓之下,巨峰、黑丰、黄提、维多尼亚、美人指等20多个品种的葡萄,正待成熟,令人垂涎。
“大圩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城郊农业乡镇,乡亲们靠种水稻、油菜生活,一年到头只够管饱。”大圩镇沈福村党支部书记沈训鲁,担任村支部书记近30年,见证了大圩的变化,接待过东南亚、非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参观。在他看来,大圩环境的蝶变,离不开节庆经济的带动。“最早办菜花节时,不少人不理解,觉得农村遍地是菜花,谁稀罕呢。但是,看到环境美了,人气旺了,心里都乐开了花。”
大圩在全省率先探索农家乐之路,开始“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的逐步升级。尤其在近些年,大圩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形成了无公害蔬菜、经果林、水生作物和苗木花卉生态林等四大生态基地。大圩主打生态农业观光采摘旅游品牌,冬瓜、草莓、番茄、辣椒等诸多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大圩葡萄获得了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大圩葡萄栽培与采摘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成为合肥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如今的大圩已成为合肥市民的“后花园”和“会客厅”。
环境美了,农民也跟着受益。大圩镇妇联主席李春燕告诉记者,“作为全省乡村游的‘先驱者’,大圩镇大力扶持农家乐发展,一大批有条件、有创业梦想的村民在乡村旅游中捞得‘真金白银’。”目前,仅大圩镇已有大大小小农家乐50余家,开发出具有大圩水乡特色的农家土菜1000多道,带动就业800多人。
如今的大圩,伴随着十多届葡萄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早已闻名遐迩,并成为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的典型,先后获得“国字号”荣誉10多个,去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都市湖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张圩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挥别大圩,不妨再去大张圩神游一番。
焦姑河芦苇丛生,木栈道依水而建,蜿蜒曲折,若隐若现……湿地仙境,如诗如画,这里即是大名鼎鼎的大张圩——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置身其间,游客可漫步栈道,或骑上单车,感受无边绿海,也可乘一叶扁舟,芦荡幽深,赏飞鸟四起之景。
公园涉及义城街道施口、董城等6个村,原系南淝河、十五里河入巢湖口滩涂湿地,自古水草丰茂,物种丰富。随着百姓围湖造田,耕作养殖,环巢湖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002年包河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12年,该区大力实施滨湖湿地生态修复和景区建设项目,引进10多家国内外著名设计团队,科学编制规划达20多项,采取去人工化和近自然化手法,丰富植被,恢复湿地,实施活水净水、生物多样性等工程。景区面积达到12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91公顷。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一位外地游客游园之后感慨:“公园不仅为市民开辟了安静的心灵栖息地,也展现了丰富的湖文化内涵和品质。
“让我感触最深的,虽然它是人工建设的森林公园,但它用自然的手法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评审会上,评价委员会委员于宁楼如是说。2012年8月,包河区启动公园建设,坚持“自然、生态、野趣”理念,重点开展丰富植被、彩林叠翠、恢复湿地等生态修复工程。植物种类由十多种增加到281种,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系统。园区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2700~2800个,被市民赞为“森林疗养院”。结合“省内唯一的万亩城市水网森林”特色定位,建成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2大主题游览区,城、湖、岛、山、河、桥、路、林“八种景观”交相辉映。尤其是,在全省首个建成三级绿道和三级驿站体系,得到国家林业局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今年年初,公园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定名为“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这片2002年形成的人工林,历时17个月就“破茧成蝶”,获评2013年度全省“十佳”旅游项目。合肥,也成为全国唯一中心城区拥有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城市。日前,2014年度国家级森林公园解说体系示范点建设现场会在包河区召开,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忝列该示范点范围。
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北纬31°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园
沿着徽州大道,一路向南,便到了位于包河区烟墩街道的牛角大圩。派河犹如一条玉带,从它的身边静静流过。听着派河流淌的水声,几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最近几年,包河人颠覆了它的沧海桑田,这个合肥主城区最后10平方公里的古圩,华丽转身现代农业,成为令人魂牵梦绕的画里水乡。
2006年,烟墩因区划调整划至包河区,滨湖新区最南端的牛角大圩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
北靠滨湖新区、南临派河下游,东接徽州大道,西连合肥经开区,因牛角大圩的独特优势,2008年3月份,安徽省财政厅农业综合开发局将牛角大圩选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 2008年12月16日,牛角大圩现代农业开发正式起航。按照“立足合肥、领跑全省、辐射全国、对接世界”的总体目标,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对示范区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经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反复论证,12次易稿,终于牛角大圩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定位——“生态洲岛、水上田园”。
从空白到如今的画中水乡,包河速度彰显无遗。一边基础设施先行,水、路、林、电网覆盖;一边土地流转,高标准招商引资。在最短的时间内,10余家单位入驻,流转土地近万亩,告别了圩区孤岛,这里已是阡陌交通;用上了高新技术;不再是“一油一稻”,这里四季花海、瓜果飘香。2013年11月,合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园区的核心区,牛角大圩正式跻身“国家示范”。
在牛角大圩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建设中,包河区充分挖掘文化元素,将文化融入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聘请专业机构,精心设计园区LOGO,并对园区以及园区内的路、桥、水、林、景点等进行命名,赋予其文化内涵,比如“秋季花海”、“金色稻浪”等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使整个园区充满灵气,充满浪漫气息。
雨过白鹭州,留恋望田岛,斜阳染幽草,几度飞红,摇曳苇荻鸥鸟。如今,游走牛角大圩,可看的远不止这些。叠翠洲—苗木区、蝶戏洲—花卉区、翡翠岛—蔬菜区、桃李岛—林果区、鱼嬉池—水产区……每处洲岛,各具特色,功能分明。洲岛之间,长达6公里的环形水系贯通连接,造就“水中有岛,岛上有田,田间有园,园内有情”的奇妙景观。
今年五一期间,包河区牛角大圩在去年秋季花海的基础上升级,举办北纬31°合肥首届花卉节。黄色的郁金香、红色的海棠、黄色的万寿菊,一大片一大片,七种颜色汇聚成花的海洋;最壮观的是23万株郁金香一起亮相,这是安徽首次打造的“郁金香花海”景观。仅“五一”3天时间,牛角大圩就接待游客约14万人次,车流量约2.5万辆,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园一举惊艳全城。
湿地垂钓、生态农业采摘、自驾游、七色花海……无论是平时,还是重要节假日,行走包河,你总能收获惊喜。包河正成为合肥人放松自我的最佳选择。
于包河而言,三大圩区犹如“三颗明珠”,闪动着绿色光芒。而三大圩区仅是包河释放环湖势能、实施“生态立区”成果的一个集中缩影。
纵目湖天远,烟霞一望收。”诗人刘桢曾这样赞美巢湖。如今,逐水而居、城湖共生的包河区,水绿交融、花繁林茂、草长莺飞,与高楼城际线交相呼应,绘就了“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彩华章。
- 上一篇:包河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带你玩转“智慧游”
- 下一篇:包河报:罍街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