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太阳娱乐集团官方(中国)有限公司

江淮晨报:都市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发布日期:2021-08-27 作者/编辑: 浏览次数:2537

肥东桥头集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鸟瞰图

圩美·磨滩精品民宿

良田沃野,瓜果飘香;富美乡村,产业兴旺。如今的合肥大地,一派丰饶景象。

一栋栋由农房修缮而来的精品民宿,别具一格;一座座空心村蜕变而成的网红景点,引人入胜;一项项智慧农业成果惊艳亮相,令人叫好……透过这一幕幕生动场景,合肥都市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跃然纸上。

都市现代农业一手牵起城市繁荣,一手带动乡村振兴,肩负着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使命。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动农业变产业、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精品、劳动变活动,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空心村”蜕变“网红村”乡村旅游成为新热点

8月25日,记者走进马郢·手伴小卖部,琳琅满目的农副产品映入眼帘。庄墓麻油、高塘馓子、吴山挂面、马郢粉丝……各式各样的农产品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吸引着周边的游客。虽然不是周末,但这里依然游客如织。合肥市民刘阿姨一家,看到8元/斤的贝贝南瓜,一口气消费了134元。“其实这些农产品市区也能买,但我们还是觉得当地农户种的更新鲜,口感也更好。”刘阿姨坦言。

据马郢电商运营中心负责人孙阳阳介绍,马郢·手伴小卖部自2020年12月开业以来,平均每个月店里的营业额都在10万元左右。除了线下体验店,马郢社区还结合农村电商,开发了“梦想马郢计划”小程序,通过这个小程序,游客们可以在网上购买特色农产品。目前线上和线下的营业额加起来,一个月将近20万元。

这样热闹的场景,对于以往的马郢村民而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2014年,马郢被列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这里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马郢也成为了“空心村”。同年11月,钟宇作为选派干部来到杨庙镇马郢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任职期间,为了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钟宇发起了“马郢计划”。

“马郢计划”致力于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架设桥梁,通过实施助学、助农、助村行动,让乡村更美好,让村民更富裕。截至目前,马郢已形成千亩田园综合体,共有各类经营主体33家,涵盖餐饮、住宿、文创、陶艺、扎染、马术、农耕等各类体验项目。游客累计接待量突破70万人次,吸纳本地18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农户直接经济收入近420万元。

马郢的蝶变是合肥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一处生动缩影。

近年来,合肥大力发展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打造长丰青峰岭、巢湖尖山湖、庐江黄山寨等为代表的一批都市农业田园综合体、观光采摘园,开发肥东县长临河六家畈、四顶山,庐江县汤池、万山等乡村旅游集聚区,长丰杨庙马郢、巢湖厵乡、蜀山小岭南等民宿村,升级建设185家星级农家乐。

此外,合肥还着力打造农业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植入“商、旅、文、体、教、康、消”等业态元素,创建132个各级休闲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55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线路,年新增农业电商主体近500家。年均乡村旅游接待达3600万人次,旅游创收140亿元。

保障菜篮子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风光无限

走进安徽肥东桥头集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栋玻璃温控大棚拔地而起,看起来蔚为壮观。和普通的塑料大棚不同,这里将农耕文化与智慧农业无缝衔接,实现了数字园艺建设。

温控大棚采用了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气象仪能够实时监测反馈大棚内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信息,另外,利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作物需要的养分配比成水溶液肥料,通过导管将水肥直接滴灌到农作物根部。

“通过这样的方法,大概可以节省70%的水肥成本。”桥头集镇宣传干事丁一告诉记者,目前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分为智慧农业展示区、设施大棚蔬菜生产区等六大部分组成,年产蔬果12000余吨,产值4000余万元。

据了解,肥东桥头集镇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公司种植+村集体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配送,每天固定2车次,月售180万元。每天这里将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送入连锁超市的近200家直销店,可服务合肥市500个生活社区约150万消费人口。

“目前,园区带动专业种植户200多户,园内常年务工农民800多人,户均增收15000元。”丁一表示,后期园区还将进行研学旅游和农业采摘相关建设,并就地挖掘一批新农民,让他们参与直播带货实务操作,为推进农村电商和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合肥以打造“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为保障,促进农业产业链条融合发展,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全面提高农民收入,呈现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良好局面。

全市推进环巢湖流域水稻绿色种植模式,建立了74个水稻、小麦病虫草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建成省级蔬菜标准园19个,发展设施蔬菜面积37.83万亩,蔬菜产量稳定在230万吨,菜篮子产品综合生产保障能力位居省会城市第6位,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首次考核获得“优秀”等次。

数据显示,合肥每年拿出1500万元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创建部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9家,推广楼层式集约高效养猪模式。2020年,全市生猪存栏64.70万头、年出栏126.5万头,是全省唯一生猪存、出栏稳产保供目标“双完成”的市。

全市拥有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25个,安徽省著名商标210个。建立主要农产品及重点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入驻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主体数2315家、省追溯平台2018家,12家企业开展区块链追溯应用试点。

圩美·磨滩留住美丽乡愁打造乡村振兴“合肥样板”

盛夏时节,沿着花园大道一路往东,在大圩镇4A级农业景区与城市的交接处,蓦然间,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经营现代农业多年的大圩镇凭借良好的现代产业基础,以超前的发展眼光,保留下一片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和外观肌理,成为在乡村振兴浪潮中脱颖而出的宝贵优势。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繁华大道以南,花园大道以北,巢湖南路以东,荷花塘路、金阁路以西,项目占地4200余亩。以环圩西路为界,实行错位发展。西侧为“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东侧依托万亩良田,计划引入农业产业龙头,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

“‘圩美·磨滩’项目的发展理念是不搞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大圩镇现有的道路、水系、林木、民舍以及历史人文资源,来做活做火乡村旅游文章。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乡村旅游、餐饮休闲、康体休闲、主题度假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并带动大圩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包河区乡村振兴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明薇介绍。

近年来,全市正分批启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从有基础、有产业、有底蕴的村庄做起,突出环巢湖、沿城、岭上、沿山等区域,强化产业植入、文化挖掘,每年实施一批乡村振兴项目,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据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夏伦平介绍,目前合肥已成立市、县两级乡村振兴投资公司,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十四五期间,合肥还将继续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都市现代农业布局,突出绿色农业发展,加强现代园区建设,加快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加大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力度,加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努力把合肥打造成全国都市现代农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卫晓敏/文  高勇/摄)

X